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孩子在“学会选择”中长大

2024-08-02 来源:化拓教育网

大学毕业的时候,我面对多个人生选择一度纠结、焦虑。正是从那时起,我意识到敢于选择、善于选择,选择之后敢于担当很重要。而今天的孩子们,需要面对日益多元化的社会现实,则更是需要学会选择。于是从女儿儿时起,我便有意识地培养她拥有“选择”的意识和能力。

在孩子高中毕业后的大学选择上,我发现,多年有意识的“选择意识养成”在她身上已经见效。

高中毕业时,女儿关于国外大学的申请还算顺畅,收到了多个品质优良的文理学院的录取通知书。女儿初选后剩下A和B两所学院待定。两所学院的口碑都很好,选A还是选B,孩子面临抉择。A学院排名靠前,是她曾经心仪的学院;B学院有报道说是个很有个性的学院,曾因为不愿意被排名裹挟而主动退出了大学排名榜。

我于是特别请来了两位在高等教育方面有研究的好友帮助决策。记得那天女儿使用PPT,首先作了一个小时的报告,围绕师资、学生发展、学习氛围、社团活动等方面,细说两学校的不同。两好友认真听了之后给出建议,我和先生也都认同。大家都建议女儿上A学院。

但女儿除了感谢之外,没有回应,只说自己需要继续研究一下再决定。

半个月后的一天傍晚,女儿来电话告诉我们,“爸爸妈妈,我又仔细看了些资料,也通过网络和一些毕业生做了交流。我还是决定去B学院了,咱们给学校回信吧。”语气温婉但坚定。

“为什么呢?”我追问。

“其实做出这个选择对我也是挺艰难的,A学院本来是我的首选学校,可是当这两个学校摆在我面前时,包括听你们大家的很多建议之后,我在思考,我‘究竟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不论之后如何,今天18岁的我,希望按照自己的意志走自己的路——哪怕充满艰辛。”电话那头,她很认真。

“啊?你想成为什么样的人?”我有些惊讶。

“我追求极致的学术体验。在这个点上,B学院,就师生比等关键指标来看,更胜一筹。这个学院自己也宣称,‘师生们在饭桌上都在谈学问。’我喜欢这样的感觉。就缺点来看,据介绍,有学生吸大麻,我自信我不会有问题。”

显然,在选择能力这个点上,女儿的成长已经超出了我的预期。

自孩子儿时起,我便有意识地将很多决策权交给孩子。比如,深秋晨起,她问:“妈妈,穿棉裤吗?”我说:“你自己判断。热了脱了,冷了穿上。”比如,去商场买衣服,我让她自己选,红的绿的,她自己喜欢就好。看来,这样“有意识地将选择权交付”的尝试对孩子产生了影响——她不仅仅勇于选择,还有整套的从价值观到路径的“选择方法论”。

从学校本身的选择来讲,确实,我们成人的多维考虑可能更有现实意义,比如学校排名,比如学校所在的城市,包括学校在知识传承之外是否拥有更开阔的视野。但18岁的她,正是需要梦想和热情驱动的年龄,正是应该拥有自己的热望和痴迷的时候。今天的她可以不被一种既定的标准和轨道裹挟,拥有更多的机会可以选择,也恰是时代的进步。而我们更在意的,是要特别保护女儿在这件事儿中所展现出来的“审慎调研、果断决策、勇敢担当”的“敢于选择”的特质。想到这些,我们坚定支持了孩子的选择。我在心里感慨,“曾经的小不点儿长大了。正是伴随着一次次这样的选择,她将走出自己的人生。”(贺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