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薛奎民族

2022-12-05 来源:化拓教育网

薛奎民族族群:汉人。字号:字宿艺。所处时代:宋代。出生时间:967年。去世时间:1034年。别称:薛简肃、薛春游。主要作品:《寄金绳院正因大师》《句》《句》《忆越州》《忆越州》等。

关于薛奎的详细内容,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为您进行介绍:

一、薛奎的诗词 点此查看薛奎的详细内容

《忆越州》《句》《句》《寄金绳院正因大师》《忆越州》《忆越州·照湖方干吟格高》《忆越州·千岩万壑争清奇》

二、轶事典故

薛奎在益州,为政务求宽简。当时朝廷每年需在成都买布数千万供给秦、陇等地驻军,有些官吏乘机隐克私吞,薛奎命民互相作保,州府预付价钱,到期集中转运,既方便了官民,又堵塞了漏洞。由于薛奎在益州的政绩颇多,蜀人比之前尚书张咏。薛奎曾作《春游好》诗10首,赞叹岁丰人乐的益州,自号“薛春游”,与前号相对,并于天圣六年(1028年)三月被擢为龙图阁直学士、权三司使公事,调往中央任重要职务。七年二月,薛奎参知政事,迁给事中,明遭元年(1032年)十一月再迁尚书礼部侍郎。十二月,章献刘太后谒太庙,欲服皇帝衮服,薛奎力谏不听。次年三月,章献刘太后去世,薛奎劝宋仁宗以太后服葬之,又奏请驱逐刘太后内侍下政者罗崇勋等人。这时,宋仁宗亲政,刘太后在世时的权臣多被罢免,独薛奎仍被重用。然而薛奎因得喘疾,多次请辞,宋仁宗诏免其上朝,只照常处理政务,又数辞,才于十一月罢参知政事,为资政殿学士、户部侍、判尚书都省。

三、《宋史》记载

薛奎,字宿艺,绛州正平人。父化光,善数术,尝以平晋策干太宗行在,召见不用,罢归。适奎始生,抚其首曰:“是子必至公辅。”奎举进士,为州第一,乃推与里人王严,而处严下。进士及第,为隰州军事推官。州民常聚博僧舍,一日,盗杀寺奴取财去,博者适至,血偶涴衣,逻卒捕送州,考讯诬伏。奎独疑之,白州缓其狱,后果得杀人者。徙仪州推官,尝部丁夫运粮至盐州,会久雨,粟麦渍腐,奎白转运卢之翰,请纵民还州而偿所失。之翰怒,欲劾奏之。奎徐曰:“用兵久,人疲转饷,今幸兵食有余,安用此陈腐以困民哉!”之翰意解,凡民所失,悉奏除之。改大理寺丞、知莆田县。请蠲南闽时税咸鱼、蒲草钱。迁殿中丞、知长水县,徙知永州。州有钱监,岁调兵三百人采铁,而岁入不偿费。奎奏听民自采,而所输辄倍之。迁太常博士。向敏中荐为殿中侍御史,出为陕西转运使。赵德明言延州蕃落侵其地黑林平,下诏按验。奎阅郡籍,德明尝假道黑林平,移文录示之,德明遂伏。未几,坐失举免。数月,起通判陕州,改尚书户部员外郎、淮南转运副使,迁江、淮制置发运使。疏漕河、废三堰以便饷运,进吏部员外郎。父丧,夺哀,擢三司户部副使。与使李士衡争论事,改户部郎中、直昭文馆、知延州。赵元昊每遣吏至京师请奉予,吏因市禁物,隐关算为奸利,奎廉得状,请留蜀道缣帛于关中,转致给之。迁吏部,擢龙图阁待制、权知开封府。为政严敏,击断无所贷,帝益加重。使契丹,还,迁右谏议大夫、权御史中丞。上疏论择人、求治、崇节俭、屏声色,凡十数事。章献太后称制,契丹使萧从顺请见太后,且言南使至契丹者皆见太后,而契丹使来乃不得见。奎时馆伴,折之曰:“皇太后垂帘听政,虽本朝群臣,亦未尝见也。”从顺乃已。或谗云奎漏禁中语,改授集贤院学士、知并州,改秦州。州宿重兵,经费常不足,奎务为俭约,教民水耕,谨商算。岁中积粟三百万,征算余三千万,核民隐田数千顷,得刍粟十余万。加枢密直学士、知益州。秦民与夷落数千人列奎治状,请留,玺书褒谕,不许。成都民妇讼其子不孝,诘之,乃曰:“贫无以为养。”奎出俸钱与之,戒曰:“若复失养,吾不贷汝矣!”其母子遂如初。尝夜燕,有戍卒杀人,人皆奔走,奎密遣捕杀之,坐客莫有知者。临事持重明决,多此类也。召为龙图阁学士、权三司使,遂参知政事。帝谕曰:“先帝尝以为卿可任,今用卿,先帝意也。”俄迁给事中。帝尝谓辅臣曰:“臣事君鲜有克终者。”奎曰:“保终之道,匪独臣不然也。”历数唐开元、天宝时事以对,帝然之。迁尚书礼部侍郎。太后谒太庙,欲被服天子衮冕,奎曰:“必御此,若何为拜?”力陈其不可,终不见听。及太后崩,帝见左右泣曰:“太后疾不能言,犹数引其衣若有所属,何也?”奎曰:“其在衮冕也。服之岂可见先帝于地下!”帝悟,卒以后服敛。因上言请逐内侍罗崇勋等。时二府大臣多罢去,奎得喘疾,数辞位,罢为户部侍郎、资政殿学士、判尚书都省。帝手书禁方赐之,小间,入见。疾寻作,卒,赠兵部尚书,谥简肃。奎性刚不苟合,遇事敢言,真宗时数宴大臣,至有沾醉者。奎谏曰:“陛下即位之初,励精万几而简宴幸。今天下诚无事,而宴乐无度,大臣数被酒无威仪,非所以重朝廷也。”真宗善其言。及参政事,谋议无所避。能知人,范仲淹、庞籍、明镐自为吏部选人,皆以公辅许之。无子,以从子为嗣。

四、史籍记载

薛奎每作一官,皆可说政绩炳然,尤其是开封为京师之地,达官权贵比比皆是,益州为蜀都,物产丰富却远离中央,民心易变,“皆世号最难理者”,薛垄先后知此二地,一严一宽,治理有方,名震天下,任参知政事时,谋议无所避,遇事不论大小,只要认为不合理,都要纠正,若未合意,即使四家后仍忧虑叹息,无心饮食。家中人笑其不必如此,他回答说,“吾惭不及古人,而惧后世讥我也!”其使契丹时,深受辽人尊敬,以至每有辽使来宋,必问其消息,当得知他为参政政事后,谓宋朝得人才。薛奎非常爱惜人才,曾屡荐后辈,知益州还朝时与范镇一起出蜀,有人问其在四川的收获,他推举范镇说:“得一伟人,当以文学名世也。”宋仁宗天圣九年(1031年),薛奎荐利州路转运使、屯田郎中李绎为河北转运使,明道元年以太常博士明镐妙文博学、端重有谋、能断大事荐为开封府推官。范仲淹,庞籍成名前也都被薛奎推荐过。薛奎又把第三、第五女嫁给王拱辰,第四女嫁给欧阳修。范镇、明镐、范仲淹、庞籍、王拱辰,欧阳修等人,后皆为北宋名臣。薛奎一生著文800余篇,文章气质纯劲如人。其侄编为文集40卷,今不存。薛奎终以名臣、贤辅著称于世,实现了自己“千杯如有喜,一气自无私”的抱负。

点此查看更多关于薛奎的详细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