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顾茅庐教案
学习目标:
1. 初读文本,整体感知,学会课文中的生字和三个重点词语。
2.通过“读写拓展”等生动有趣的言语实践活动,发展学生语言。抓人物语言、动作、神态等反复揣摩、体会刘备三请诸葛亮的诚意。
3.在读中提升情感,唤起学生对刘备诚心诚意的共鸣,培养以诚待人,诚心实意去做事情的感情。
学习思路:
在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中,在充分的读中,发现诚,感悟诚,表达诚,提炼诚,赞美诚。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题质疑,初知大意出示课题,引导学生质疑。
回忆《三国演义》中有哪些有名人物,重点谈论刘备、张飞、关羽、诸葛亮四人,前三者在桃园为振兴汉室而结义,那诸葛亮又是怎样加入这支队伍的呢?
引出:三顾茅庐
今天我们要来探讨一下这篇课文——《三顾茅庐》。根据我国古典长篇小说《三国演义》第三十七回中“司马徽再荐名士,刘玄德三顾草庐”改写的。
板书:三顾茅庐
二、整体感知文本,读课文。
1、同学们,已经初读过课文了,那应该知道(a.谁三顾谁的茅庐?b.为什么三顾茅庐?c.结果怎样?)
理解课题:刘备三次去草屋恳请诸葛亮出山辅佐完成大业。
2、“三顾茅庐”是一个成语,在现代生活中常指什么意思呢?
(明确:泛指诚心诚意一再邀请。)在课文中,刘备是怎样诚心诚意邀请诸葛亮的呢?
要想细细品味刘备这深深的诚意,咱们还得好好地读读课文。请大家把你认为最能体现刘备真心诚意的语句找出来,放开声音自由地读一读这些地方,感受感受。(学生读课文)
三、重点质疑,读中感悟
△ 可从刘备的语言来探究:
a.品读刘备、张飞第一次对话
张飞说:“一个村夫,何必哥哥您亲自去呢?派个人把他叫来得了!”刘备斥责他:“胡说!孔明是当今大贤,怎么可以随便派个人去呢?”
重点品悟:胡说、大贤及反问句。
b.自由对读后三次对话
张飞埋怨说:“天寒地冻,还是回新野避避雪吧!”刘备说:“我冒着风雪正是为了让孔明知道我的诚意。你怕冷,自己回去吧!”
张飞说:“哥哥不用去了,我用一条绳子把诸葛亮捆来就是了!”刘备大声斥责说:“你怎么如此无礼?这回不用你去了,只让云长同我一起去。”
张飞说:“既然二位哥哥都去,小弟怎么能落后呢?”刘备说:“你一起去也行,但要懂得礼节。”
c、刘备、诸葛亮的对话
刘备赶紧下拜说:“久闻先生大名,曾经两次谒见,都没有遇到。”
如称孔明为“大贤”,自称“谒见”等,反映出刘备态度谦恭,很有诚意。
教学时重点抓好朗读,让学生用自己的感悟所得读好刘备的话。
△ 可从刘备的行动方面来探究:
回到住地新野,刘备派人去隆中打听。过了几天,得到回报,说诸葛亮回来了。刘备叫人立即备马。
三人第三次到了隆中,离诸葛亮的草屋还有半里多地,刘备就下马步行。
刘备吩咐两个弟弟在门外等着,自己轻轻走过去,恭恭敬敬地站在房门台阶下等孔明醒来。
“叫人立即备马”“下马步行”“恭恭敬敬地站在房门台阶下等孔明醒来”“赶紧下拜”等词句着重表现了刘备的“诚意”。
△ 可从环境描写方面加以探究:
当时正是数九寒天,雪花纷飞。
三人冒雪走到卧龙冈,刘备轻叩柴门,开门的还是上回那个书童。
“数九寒天”“冒雪”等词体现出刘备决心大,心意诚。
△ 可从张飞的态度方面加以探究:
张飞的鲁莽反衬出刘备的谦恭与诚意。
教师小结:理解人物形象,不仅可以从人物的语言、行动、心理入手分析,还可以从环境描写、人物之间的彼此衬托等方面来理解。(这一环节,教师要引导学生读读议议,保护学生的独特见解,真正做到向全体学生开放,向学生的思维开放。)
归纳:同学们寻找得很全面,很准确,分析得也很透彻,但只是零星的、分散的表达,现在我增加难度,要求同学们寻找一个好的方法,把它整合起来概括地回答。先自己试试。
……
课文最后一句说诸葛亮辅佐刘备打了很多胜仗,你知道有哪些胜仗?
……
你们的知识真丰富!诸葛亮帮助刘备打了很多很多胜仗,而且最后建立了蜀汉王朝。你想,到那时,张飞回忆起三顾茅庐时的情景,心里又会怎么想呢?请你写在书本上。
是啊,千军易得,一将难求。尊重人才用好人才,方能成就大业。古时候是如此,在知识就是经济,人才就是财富的今天,就尤为突出了,所以“三顾茅庐”这个成语到今天也成为尊重人才,求贤若渴的代名词了。
板书:三 顾 茅 庐
刘备 诚心诚意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