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密度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知道质量的初步概念及其单位.
通过实际操作,掌握天平的使用方法.
用分子和原子的概念初步理解“物质的量”的含义.学会测量固体和液 体的质量.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实验,认识质量是不随物体的形状、状态、空间位置而变化的物
理量.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天平使用的技能训练,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与协作精神.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质量的单位;天平的使用. 难点:认识质量是物体的属性. ●教学课时:1时
●预习:
●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
自然界是由各种各样的物质组成,不同物质有不同的特性,我们正是根据物质的这些特性来区分、鉴别不同的物质。特性指物质本身具有的,能进行相互区别、辩认的一种性质,例如颜色、气味、味道、硬度等都是物质的特性,这节课我们来学生物质的另一种特性——密度
新课教学
1.建立密度的概念
(1)实验:用天平测出木块和石块的质量;用刻度尺和量筒、水测出木块和石块的体积。数据如下: 质量(克) 体积(厘米质量/体积 (克/厘米33) ) 木块1 5 10 0.5 木块2 石块1 石块2 10 10 20 20 4 8 0.5 2.5 2.5 (2)分析数据 A.木块的体积增大几倍,它的质量也增大几倍,质量和体积比值一定 B.石块的体积增大几倍,它的质量也增大几倍,质量和体积比值一定 C.木块的质量跟体积比值不等于石块的质量跟体积的比值。 从表演中可看出不同种类的物质,质量跟体积的比值是不同的,质量跟体积的比值就等于单位体积的质量,可见单位体积的质量反映了物质的一种特性,密度就是表示这种特性的物理量。
(3)建立概念
A.密度定义:某种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符号ρ B.密度公式:ρ=m/V;m 表示质量,V表示体积
C.密度单位:千克/米3(kg/m3);克/厘米3(g/cm3)
1g/cm3=1000kg/m3=103kg/m3
(4)例题:一铁块质量是1.97吨,体积是0.25米3,铁块密度多大?
已知:m=1.97t=1.97×103kg;V=0.25m3 求:ρ
m1.97103kg解:7.9103kg/m3 3V0.25m答:铁块的密度是7.9×103kg/m3
2.密度物理意义
水的密度是1.0×103kg/m3表示1米3水的质量是1.0×103千克。 3.思考与讨论
(1)对同种类物质,密度ρ与质量m和V的关系。 (2)不同种类物质,密度是否相同?这说明什么?
m (3)公式的物理意义。
V4.巩固练习:《学物理》 小 结:
作业:P116 1、4、5 板书设计:
第三节 密度
1.密度的定义:某种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叫这种物质的密度,用符号:“ρ”表示
m2.密度公式:
V3.密度单位:千克/米3(kg/m3)
克/厘米3(g/cm3)
1g/cm3=1000kg/m3=103kg/m3
4.密度物理意义:ρ水=1.0×103kg/m3表示1米3水的质量是1.0×103千克。
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它只与物质的种类有关,与它的质量和体积无关,(因为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一定)。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