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例谈中考数学复习中习题的演变策略及其应用

2024-06-03 来源:化拓教育网
例谈中考数学复习中习题的演变策略及其应用

新课程下的数学教学,强调的是教师的“教研付出”,以实现花最经济的教学代价获取最大化的教学效益。处于紧要关头的中考数学复习教学,则更应强调教师的教研付出和教研实效,以便在短短的两三个月的时间内达成中考复习的各项目标,包括数学知识的全面掌握、解题技能和能力的强化提高、数学思想方法的灵活应用等。其中,教师的核心工作则是要在钻研《数学课程标准》、教材、中考说明及各地的中考数学试题的基础上,精选并研究教学例、习题,强调对所选例、习题作必要的演变与拓展,以“题链”的形式实施复习教学。

本文拟以一道极其常见而又简单的习题为例,谈谈中考数学复习教学中几何问题所常用的演变策略,并配以各地的中考数学试题具体说明对问题的演变及应用,以期抛砖引玉,给中考数学复习以启示。

题目 已知:如图1,在RtCAB和RtECD中,AC=CE,点D在边BC的延长线上,且ACEBD90。求证:CABECD。

一、思考拓展

从学生熟悉而又简单的问题出发,通过不断演变,逐渐深入研究,不仅有利于学生学习的畏难情绪,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中考数学复习教学中去,而且有利于帮助学生全面而系统地复习已掌握的数学知识、思想和方法,有利于提高学生综合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般地说,几何问题的演变策略通常有以下六种: (1) 条件的弱化或强化; (2) 结论的延伸与拓展; (3) 基本图形的变化拓展;

(4) 条件、结论的互逆变换(即建立并讨论原命题的逆命题); (5) 基本图形的构造与应用; (6) 综合演变。 二、演变应用

针对这道习题的条件“AC=CE(线段相等)”、“ACEBD90(三个角都为直角)”和特殊结论“CABECD(三角形全等)”,以及所具有的简单而特殊的图形,可对本习题作以上各种常用的演变。下面分别举例说明此问题的前五种演变及其应用,第六种综合演变策略将穿插在前五种演变所举例子中。

(一)弱化条件

当一个命题成立的条件较为丰富时,可考虑减少其中一两个条件,或将其中的一两条件“一般化”,并确定相应的命题结论,从而加工概括成新命题以求拓展应用。针对上述习题中的关键条件“AC=CE”和“ACEBD90”,可分别弱化或同时弱化。

1、弱化条件“AC=CE(线段相等)”,则结论由三角形全等弱化为三角形相似

演变命题1:如图2,在RtCAB和RtECD中,点D在边BC的延长线上,且ACEBD90。求证:CABECD。

例1 如图3,正方形ABCD的连长为4cm,点P是BC边上不与点B,C重合的任意一点,连接AP,过点P作PQAP交DC于点Q,设BP的长为xcm, CQ的长为ycm。

(1) 求点P在BC上运动的过程中y的最大值;

1(2)当ycm时,求x的值。

4例2 如图4,边长为1的正方形OABC的顶点O为坐标原点,点A在x轴的正半轴上,点C在y轴的正半轴上。动点D在线段BC上移动(不与点B,C重合),连接OD,过点D作DEOD,交边AB于点E,连接OE。记CD的长为

t.

1(1)当 t  时,求直线DE的函数表达式。

3(2)如果记梯形COEB的面积为S,那么S是否存在最大值?若存在,试

求出这个最大值及此时t的值;若不存在,试说明理由。

(3)当OD2DE2的算术平方根取最小值时,求点E的坐标。

[说明]以上两例,一道是中等难度的运动变化问题,一道是中考压轴题,都巧妙地运用了正方形的特殊性,弱化了条件,发现问题中所蕴含的演变命题1及其图形,并能正确运用其具有的相似结论,成了解决此类问题的突破口。因而,在平时的复习课中,教师应通过简单问题的演变,给学生创造解答综合性问题的机会,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的演变技巧和解答技巧,切忌平时不渗透综合性问题教学,而等到临近中考的最后阶段再来集中复习综合题。

2、弱化条件“直角”,则“全等”结论仍然成立

演变命题2:如图5,在ABC和CDE中,点D在边BC的延长线上,AC=CE,且ACEBD。则:ABCCDE。

图5

例3 如图6,ABC为等边三角形,点D,E,F分别在边BC,CA,AB

上,且DEF也为等边三角形。

图6

(1)除已知等边三角形的边相等以外,请你猜想还有哪些线段相等,并证明你的结论;

(2)你所证明相等的线段,可以通过怎样的变换相互得到?写出变换过程。 [说明]此题将原题中的“3个直角”弱化为“3个60角”,运用相同的方法和相同的结论(三角形等)便可解决问题。

3、同时弱化条件“线段相等”和“直角”,则结论由全等弱化为相似。 演变命题3:如图7,在ABC和CDE中,点D在边BC的延长线上,

ACEBD。则:ABC

CDE。

图7

这里的条件为三个角相等,至于等于多少度,并无要求,可以是下面例题中的60、45或30等特殊的度数,也可以是一个一般的度数。因而,演变命题3在中考命题中的拓展与应用更为广泛。

例4 如图8,在等边ABC中,P为BC上一点,D为AC上一点,且

2APD60,BP=1,CD= ,则ABC的边长为( )。

3A、3 B、4 C、5 D、6

图8

例5 如图9,在RtCAB中,CAB90,AB=AC=2,点D在BC上运动(不能到达点B,C),过点D作ADE45,DE交AC于点E。

图9

(1) 求证:ABCCDE;

(2) 设BDx,AEy,求y关于x的函数关系式。

例6 在等腰ABC中,AB=AC=8,BAC120,P为BC的中点。小惠拿着含30角的透明三角板,使30角的顶点落在点P,三角板绕点P旋转。

(1)如图10(1),当三角板的两边分别交AB,AC于点E,F时,求证:

BPECFP

(2)操作:将三角板绕点P旋转到图10(2)情形时,三角板的两边分别交BA的延长线、边AC于点E,F。

图10

1) 探究1、BPE与CFP还相似吗?

2) 探究2、连接EF,BPE与 EFP是否相似?试说明理由。 3) 设EF=m,EPF的面积为S,试用含m的代数式表示S。

[说明]以上三例分别结合学生熟悉的等边三角形、等腰直角三角形和三角板,创设了“3个角相等”的条件,因而三例都要运用三角形相似解决问题。通过这一系列问题的解决,让学生经历了问题的变化、解决的过程,帮助学生认识蕴含在这些变化中的共同点和规律,有助于提高学生对此类问题及其解决策略的认识、理解与掌握。

例7 如图11,已知在等腰梯形ABCD中,AB∥CD,AB=10,BC=3。 (1)如图11(1),如果M为AB上一点,且满足DMCA,求AM的长。 (2)如图11(2),如果点M在AB边上移动(点M与A,B不重合),且满足DMNA,MN交BC的延长线于点N,设AM=x,CN=y,求y关于x的函数解析式。

图11

[说明]此题借助等腰梯形的特性,创设了满足演变命题3的条件“DMCAB”,因而,仍可用三角形相似解决问题。

(二)强化条件

针对基本问题及演变问题中的线段、角等几何元素,通过给定其已知数据(长度、角度等),或设计成实际应用问题等手段强化问题的条件,考查学生综合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8 如图12,在笔直的公路的同侧有A,B两个村庄,已知A,B两村分别到公路的距离AC=3km,BD=4km。

图12

(1)现要在公路上建一个汽车站P,使该车站到A,B两村的距离相等,试用直尺和圆规在图中作出点P(不写作法,保留作图痕迹);

(2)若连接AP,BP,测得APB90,求A村到车站P的距离。 [说明]此题是一道几何实际应用问题,题中给出了AC,BD的长度,强化了基本问题的条件,学生若能发现这一点,则能很快运用三角形全等和勾股定理解

决问题。

(三)结论的延伸拓展

考虑到习惯中的结论是两个三角形全等,根据全等性质,可对问题的结论做进一步的延伸与拓展。

例9 在ABC中,ACB90,AC=BC,直线MN经过点C,ADMN,垂足为D,BEMN,垂足为E。

(1)当直线MN绕点C旋转到图13(1)的位置时,求证:1) ACDCBE;2)DE=AD+BE

(2)当直线MN绕点C旋转到图13(2)的位置时,试问:DE,AD,BE具有怎样的等量关系?试写出这个等量关系,并加以证明。

图13 (四)图形的变式延伸

结合基本图形所具有的特殊性,可作一系列的变化,如将习题中的ABC和

CDE相向移动交叉重叠,如图14所示。

图14

例10 问题背景 某课外学习小组在一次学习研讨中,得到了如下两个命题:

1)如图15(1),在正ABC中,M,N分别是AC,AB上的点,BM与CN相交于点O,若BON60,则BM=CN;

2)如图15(2),在正方形ABCD中,M,N分别是CD,AD上的点,BM与CN相交于点O,若BON90,则BM=CN;

然后运用类比的思想提出了如下命题;

3)如图15(3),在正五边形ABCDE中,M,N分别是CD,DE上的点,BM与CN相交于点O,若BON108,则BM=CN。

任务要求

(1)请你从1)、2)、3)三个命题中选择一个进行证明; (2)请你继续完成下面的探索;

1)、试在图16(3)中画出一条与CN相等的线段DH,使点H在正五边形的边上,且与CN相交所成的一个角是108,这样的线段有几条?

2)、如图16(4),在正五边形ABCDE中,M,N分别是DE,DA上的点,BM与CN相交于点O,若BON108,请问结论BM=CN是否还成立?若成立,试给予证明;若不成立,试说明理由。

图15

(五)条件与结论的互换(建立原命题的逆命题)

建立并讨论研究几何命题的逆命题,是几何命题数学中最为常见的一种演变方法。

例11 如图16(1)、图16(2)、图16(3)中,点E,D分别是正ABC、正四边形ABCM、正五边形ABCMN中以C点为顶点的相邻两边上的点,且BE=CD,DB交AE于点P。

(1)求图16(1)中,APD的度数;

(2)图16(2)中,APD的度数为 ,图16(3)中,APD的度数为 ;

(3)根据前面的探索,你能否将本题推广到一般的正n边形的情况。若能,写出推广问题和结论;若不能,试说明理由。

图16

[说明]很显然,本例与例11是一种互逆关系,要求学生能通过运用正多边形性质与三角形全等等知识“正”、“逆”解决问题。

(六)基本图形的构造应用

几何综合性问题通常是由若干个基本问题组合而成,其图形也是由若干个基本图形组合而成,因而,学生不仅要具备必需的图形分解能力,同时,还应具备必需的添加辅助线构造基本图形的技能。

例12 如图17,在梯形ABCD中,AD∥BC,ABC90,AD=9,BC=12,AB=a,在线段BC上任取一点P,连接DP,作射线PEDP,PE与直线AB交于点E。

(1)若设CP=x,BE=y,试写出y关于自变量x的函数关系式。 (2)若在线段BC上能找到不同的两点P1,P2,使按上述作法得到的点E都与点A重合,试求出此时a的聚会范围。

图17

B90,[说明]观察图形,针对条件“PEDP,试作DFBC,则有PEB与DPF相似,如图18、图19,从而运用相似的性质,建立函数关系:当点P

11(x215x36)。 (x215x36);当点P在CF上时,y在BF上时,y aa

图18 图19

例13 如图20,MON90,在MON的内部有一正方形AOCD,点A,C分别在射线OM,ON上,点B1是ON上的任意一点,在MON的内部作正方形AB1C1D1。

(1)连接D1D,求证:ADD190

(2)连接CC1,猜一猜,C1CN的度数是多少?并证明你的结论。 (3)在ON上再任取一点B2,以AB2为边,在MON的内部作出正方形AB2C2D2,观察图形,并结合(1)、(2)的结论,请你再作出一个合理的判断。

图20 图21

[说明]观察图形,针对条件“MONAB1C190”和所求“C1CN的度数”,试作C1HON,C1LDC,运用B1AO与C1B1H全等和B1AO与

C1D1L全等求得C1CN45。

[点评]根据条件特点及图形特征,发现并构造基本图形,运用基本结论解决问题的技能是几何教学的重点之一,也是难点之一,教师可以以简单的问题为切入点,从中抽象概括出一些常见的命题及基本图形,让学生掌握一些除几何定理、定义之外的基本命题及其基本图形,并配以必要的练习,提高学生添加辅助线构造基本图形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之,在中考数学复习中,教师应加强对课本例、习题和中考数学试题的研究,立足基础,力求变化,形成问题链,以达到“做一题,通一类,会一片”的教学效果,真正提高45分钟的课堂复习效益,切实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