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国际教育硕士汉语国际教育基础历年真题试卷汇编及答案(两套)
汉语国际教育硕士汉语国际教育基础历年真题试卷汇编
——教育学、心理学及语言教学基础知识
一、判断题
1.直接法、听说法、交际法、元认知法和身体反应教学法是二语教学常用的教学方法。(北京大学2016)
(A)正确
(B)错误
2.《欧洲语言共同参考框架:学习、教学、评估》的理论取向是以“行动为导向”。(北京大学2016)
(A)正确
(B)错误
3.克拉申认为,输入与习得相关,而不是与学习相关。只要输入量大于学生目前的语言能力,而情感过滤又低,学生就会自然学会语言。(北京大学2016)
(A)正确
(B)错误
4.教师的课堂交际可以分为语言交际和非语言交际。(北京大学2016)
(A)正确
(B)错误
5.教师合作文化可以分为人为合作文化和自然合作文化。(北京大学2016)
(A)正确
(B)错误
6.在美国国家汉语学习目标中,其核心内容的交际目标可以划分为三种模式,即人际模式、诠释模式和陈述模式。(北京大学2016)
(A)正确
(B)错误
7.等值复本信度就是指用同一测验试卷对两个平行的班级的被试者进行施测,之后计算出两个班的被试者在得分上的相关系数,这个相关系数就是等值复本信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16)
(A)正确
(B)错误
8.对比分析方法的语言学理论基础是结构主义语言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16)
(A)正确
(B)错误
9.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而文化又是语言教学内容的一部分。(上海外国语大学2016)
(A)正确
(B)错误
10.语言是一套复杂的符号系统,具有交际功能、思维功能和文化功能。(上海外国语大学2016)
(A)正确
(B)错误
11.历史比较语言学的兴起,使语言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厦门大学2016)
(A)正确
(B)错误
12.隐性课程包括课外活动。(厦门大学2016)
(A)正确
(B)错误
13.一般而言物质文化变化最快,观念文化变化最慢。(厦门大学2016)
(A)正确
(B)错误
14.默教法是美国教育家特雷尔首创的一种第二语言教学法。(厦门大学2016)
(A)正确
(B)错误
15.全身反应法的创始人是布鲁纳。(厦门大学2016)
(A)正确
(B)错误
16.按照加涅的观点,教师在学生探究活动中要鼓励其尽早实现语言化。(厦门大学2016)
(A)正确
(B)错误
17.“沉浸式”训练法是情景法教学流派常用的速成法。(厦门大学2016)
(A)正确
(B)错误
18.韦斯特的《The New Method Readers》(《新法读本》)非常强调生词率和重现率。(厦门大学2016)
(A)正确
(B)错误
19.直接法的语言观认为语言的运用是靠知觉和思维。(厦门大学2016)
(A)正确
(B)错误
二 、名词解释
20.语言交际能力(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16)
21.语言习得机制(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16) 22.场依存型(山东大学2016) 23.测试的效度(山东大学2016) 24.隐性课程(山东大学2016)
25.学习诊断式学习方法指导(山东大学2016) 26.转换生成语法(上海大学2016)
27.中介语(上海大学2016/武汉大学2015)
三、简答题
28.在写作中,学生常常出现把“地”和“得”混用的情况。有学生就“高兴地跳起来”和“高兴得跳起来”向老师提问,请比较分析这两个句子,并举例说明“地”和“得”的使用规则。(中国人民大学2016)
29.举例说明什么是分立式测验?它的理论基础是什么?(中国传媒大学2016)
30.偏误分析,指出偏误可能的原因。(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16) (1)为了能拿到礼物,圣诞节早晨,大卫很快就打开了眼睛。 (2)我常常见面我的朋友。 (3)这个西瓜很大,有十二、十三斤。 (4)他埋小狗在坑里。
31.简要介绍隐含在汉语语言系统中的文化因素及其特点。(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16)
32.对于学生外语表达中的错误,有两种不同的主张和做法:一种是主张有错必纠,一种是可以容忍错误的存在,不同意有错必纠,你同意哪种做法?请说明理由。(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16)
答案
1-5.AAAAB 6-10.ABAAA 11-15.ABABB 16-19.BBAB
20.海姆斯首次提出交际能力,即运用语言进行社会交往的能力,包括传递信息、交流思想和表达感情。既用口头形式也用书面形式,既指说、写的表达能力,也指听、读的理解能力。
21.乔姆斯基认为,人类先天具有一种习得语言的特殊能力,表现为儿童头脑中有一种受遗传因素决定的“语言习得机制”。这一特殊机制脱离人类的其他功能而独立存在,甚至跟智力没有直接关系,在12岁以前发挥作用。语言习得机制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以特定的参数形式出现的,人类语言所普遍具有的语言原则。第二部分是评价语言信息的能力,也就是对所接触到的实际语言的核心部分进行语言参数的定值。
22.场依存型是易于感知事物整体的认知方式,倾向于从宏观上看事物,并把事物作为一个整体来对待。有场依存型的人自信心强,富于竞争性,也善于考试,易于在自然的语言环境中习得语言。
23.效度又称有效性,指测试的有效程度,即测试的内容和方法是否能测试出预定要测量的东西。效度又分为表面效度、内容效度、结构效度、效标关联效度。
24.又称非正式课程、潜在课程,是学校政策及课程计划中未明确规定的、非正式和无意识的学校学习经验,与“显性课程”相对。学生在学校情景中无意识地获得经验、价值观、理想等意识形态内容和文化影响。也可以说是学校情境中以间接的内隐的方式呈现的课程。具有非预期性、潜在性、多样性、不易觉察性。
25.学习方法指导简称学法指导,是指教育者在一定的条件下,通过一定的途径,采取一定的方式对学习者进行学习方法的传授、渗透、指导、训练,使学习者掌握科学的学习
方法并能动地运用于自己的学习实践,进而形成自主学习能力的教育行为。学习诊断式学习方法指导指教师通过教学诊断,能够针对学生存在的学习缺陷采取有效的教学策略,及时引导学生分析原因、辨析比较,给予及时补救,提高教学的时效性,使学生逐步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
26.乔姆斯基提出的转换生成语法理论,认为语言是受规则支配的体系而不是习惯体系,人类学习语言绝不能单凭模仿记忆,而是一种有意识、创造性的运用过程。他认为语言学需要研究的是能使人掌握语言的规则体系,说出无限话语的人类的认知结构中的语言能力。提出区分语言能力和语言表现,提出语言习得机制和普遍语法的假说、深层结构和表层结构的理论。1957年其所写的《语法结构》的出版是转换生成语法诞生的标志。
27.语言学家塞林克(K.K.selinker)于1969年提出中介语的概念。中介语是指在第二语言习得过程中,学习者通过一定的学习策略,在目的语输入的基础上所形成的一种既不同于第一语言也不同于目的语,伴随着学习的进展向目的语逐渐过渡的动态语言系统。中介语特点:中介语在其发展过程中的任何一个阶段都是学习者创造的一种介于第一语言和目的语之间的独特的语言系统;中介语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一个不断变化的动态语言系统,呈现一定的阶段性;塞林克把中介语产生的原因归纳为语言迁移、目的语规则的过度概括、训练造成的迁移、学习者的学习策略和交际策略等五个方面。也就是说中介语是学习者对目的语的规律尚未完全掌握,所作的不全面归纳与推论而产生的语言系统。中介语中存在一定偏误,但并非都是错误的,正确成分随着学习的进展不断扩大;中介语的偏误有反复性;中介语的偏误有顽固性,容易产生“僵化”或“化石化”现象。
28.“高兴地跳起来”中“高兴地”是描写性状语,用来修饰跳起来这个动作,中心语是跳;“高兴得跳起来”中心语是“高兴”,“跳起来”是“高兴”的情态补语。
“地”的形式是状语+地+动词,“地”和“得”都是结构助词,“地”是状语的标志,
常用在状中词组中,也是一种描述的后果,常用在副词或形容词后、动词前,例如“飞快地前进”。
“得”的形式是动词或形容词+得+补语,“得”是补语的标志,表示一种结果或状态,常出现在动补词语中,用在动词后,作为动补状语出现,例如“擦得很干净”。
29.分立式测验是建立在结构主义语言学理论基础上的一种测验,它把语言分解成语音、语法、词汇等不同的语言要素或语言点来测验。分立式测验中的一个项目只测试被试者对某一个具体的语言知识或语言要素是否掌握。例如,了解被试者是否掌握某一种语法结构,是否认识某一个单词,是否会写某一个汉字。很多语言测验(如TOEFL、HSK等)都包含分立式测验的部分,如初中等汉语水平考试(HSK初中等)的第二部分“语法结构”就是典型的分立式测验,这一部分一共有30个题目,每个题目分别测试一种句型结构或一个虚浏,考生在这30个题目上的总得分被看成是其语法知识水平的体现;HSK(初中等)中的“阅读理解”的第一小部分“词汇”也是分立式测验,一共有20个题目,每题测试一个单词。传统的课堂测验很多也是分立式的。分立式测验往往采用多项选择题、是非判断题等题型,因此评分客观、准确、可靠。从测验编制的角度看,分立式测验命题针对性强,测试点容易明确。
分立式测验的理论基础是结构主义语言学,认为语言是由各种成分组成的,掌握一种语言就是掌握这些成分和技能。而这些成分和技能都可以分别进行单项测试,以确定受试者的整体语言能力。长处在于想考什么就考什么,受试者无法回避,而且大多采用客观试题,缺点是只能测量各个孤立的项目的知识和技能,而各个单项的知识和技能不一定等于其总体的语言能力。
30.(1)“为了能拿到礼物,圣诞节早晨,大卫很快就打开了眼睛。”
母语负迁移,“open”翻译成“打开”,在英语中“open your eyes”容易被留学生翻译成“打开眼睛”。
(2)“我常常见面我的朋友。”
目的语知识负迁移。这个句子应该是“我常常跟我的朋友见面。”,这里“见面”是离合动词,不能直接带宾语或者其他的成分。
(3)“这个西瓜很大,有十二、十三斤。”
目的语知识负迁移,句子应该是“这个西瓜很大,有十二、三斤。”这是对概数的过度泛化。
(4)“他埋小狗在坑里。”
学习策略和交际策略的影响。主要是回避使用“把”字句。
31.(1)语构文化,指的是词、词组、句子和话语篇章的构造所体现的文化特点,反映了民族的心理模式和思维方式。汉语不注重形式标志,强调语言结构内部的意义关系“意合”的特点。汉语的意合性必然带来语言结构的灵活性和简约性。
(2)语义文化,指的是语言的语义系统,主要是词汇中所包含的社会文化涵义,反映了民族的心理模式和思维方式。
(3)语用文化,指的是只用于交际中的语用规则和文化规约,是由不同民族的文化,特别是习俗文化所决定的。汉语语用规则突出地体现了中国文化崇尚集体与和谐、关心他人、
尊重他人、热心待人、谦虚律己的传统。
32.学生在外语表达中的错误实际上是正常的,反映了学习者目的语体系及中介语发展的过程,同时也反映了学习者的学习心理过程。因而对待错误可能会有两种态度:
(1)同意“有错必纠”
根据结构主义语言学和行为主义心理学的理论,语言是一种习惯,学习一种外语就是养成一种新的习惯。习惯通过反复的“刺激——反应”的过程而得到强化和巩固。习惯一旦得到巩固,就很难改变。跟其他技能学习一样,外语学习要及时得到反馈,及时纠正错误,不能让错误得到强化,以避免形成错误的习惯。
(2)不要“有错必纠”
外语学习者的外语交际能力,有一个从不完善到完善的过程。在外语学习中出现错误是不可避免的。对有效但有缺陷的错误是可以容忍的。对错误要有一定的容忍度,但不是什么错误都不纠正。在纠正错误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①首先要分清失误和偏误。失误是偶然现象,学生可以自行纠正。偏误反映学习者语言能力的缺陷,有其系统性和规律性,需要教师帮助纠正。
②对偏误也要分清轻重缓急,分清是全局性错误还是局部性错误,一般性错误还是严重性错误。
③要注意纠正偏误的方式方法,要注意不要挫伤学习者的积极性,不影响学习者的交际,不要制造紧张心理。
汉语国际教育硕士汉语国际教育基础历年真题试卷汇编
——中外文化及跨文化交际基础知识
一、判断题
1.英语国家的人在太阳穴处用食指画一圈表示要动动脑子。(中山大学2011)
(A)正确
(B)错误
2.在泰国,摸孩子的头没有问题。(中山大学2011)
(A)正确
(B)错误
3.在西餐厅,通常是左手持叉,右手握刀,吃色拉时通常用勺子。(南京师范大学2010)
(A)正确
(B)错误
4.在西餐厅,用餐时若想暂时离开,可将餐巾放到椅背上,表示你还将回来;若将餐巾放在桌上,表示你已用餐完毕。(南京师范大学2010)
(A)正确
(B)错误
5.冷餐会(Buffet)通常在室内或在院子里、花园里举行,可设小桌、椅子,自由入座,也可以不设座椅,站立进餐。(南京师范大学2010)
(A)正确
(B)错误
6.“V”形手势表示胜利,掌心向外或向内都可以。(浙江师范大学2010)
(A)正确
(B)错误
7.对于跨文化交际存在不同的理解。有人认为每个人在文化上都是独特的,因此,任何两个人之间的交际都是跨文化交际。(西南大学2010)
(A)正确
(B)错误
8.文化不是先天所有,而是通过后天习得的。(西南大学2010)
(A)正确
(B)错误
9.西方人习惯于以十分肯定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意见,与此不同的是日本人通常是在充分考虑了对方的感情与看法之后才讲话和采取行动。(西南大学2010)
(A)正确
(B)错误
10.人们在交际过程中需要正确使用一种语言的语音、语法、词汇。所以,掌握语音、词汇、语法就能保证顺畅的交际。(西南大学2010)
(A)正确
(B)错误
11.在交际过程中,交际双方需要知觉交际发生的社会文化语境,对交际对象的社会角色、性格特点及交际双方的角色关系等有充分的了解。这样交际才能顺利进行,否则会出现交际误解。(西南大学2010)
(A)正确
(B)错误
12.文化的很多方面都是在不断地变化的,文化的深层结构也是如此。(西南大学2010)
(A)正确
(B)错误
13.“天人合一”和“天人相分”这两种不同的宇宙观在构造东西方人的思维模式、民族性格方面几乎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但对交际行为(交际风格、言语行为、语用规则、语篇组织结构等)的影响不大。(西南大学2010)
(A)正确
(B)错误
14.在任何文化中,人们处理角色关系、实际角色行为和理想的角色行为之间总是存在着差距。对具有较“宽松”的社会结构的社会而言,人们交往中的社会角色行为与理想角色行为之间允许有较大程度的偏离。(厦门大学2010)
(A)正确
(B)错误
15.一切跨文化交际冲突都是社会民俗规范的冲突。(厦门大学2010)
(A)正确
(B)错误
16.在美国及一些西方国家的强文化环境中,人们倾向于把冲突看成是具有情感性质的,他们把冲突事件和与冲突事件相关的人看成一个整体。(厦门大学2010)
(A)正确
(B)错误
17.由于受民族文化的影响,一个普通的词在一种语言中有极其丰富的联想意义,而在另一种语言中就可能仅仅是一个语言符号。(厦门大学2010)
(A)正确
(B)错误
18.在西方文化中,打喷嚏和咳嗽被认为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所以很少有人为此道歉。(厦门大学2010)
(A)正确
(B)错误
二、作品分析
19.阅读下面的材料,运用你掌握的应用语言学与跨文化交际等知识,写一篇议论文。
(暨南大学2015) 要求:题目自拟;字数不少于1000字(含标点);内容充实,观点正确,论证有力;条理清晰,结构严谨;语言流畅,书写规范,标点无误,卷面整洁。
广西玉林“狗肉节”再起争端。(新华网广西玉林6月20日电)因为所谓的“夏至荔枝狗肉节”,广西玉林最近几年着实“火”了一把,一些玉林人自己都没想到小地方玉林能在短时间内成为国内外关注的焦点。
“一夜之间,我家的脆皮狗肉店就闻名全国,压力很大。”玉林市民钟光海没想到,他家的脆皮狗肉店仅仅因为遮盖了“狗”字,近段时间引来了媒体的关注。钟光海今年63岁,是土生土长的玉林人。他说,玉林人吃狗肉已经延续多年,“可以说已经成了一种习俗。”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玉林人吃狗肉已经有四五百年历史。
玉林市水产畜牧兽医局干部韦万里介绍,民间有一种看法,认为玉林地处中国南方,天气炎热,人们劳作结束后往往喝白粥解渴,长期以来体质总体偏虚,而荔枝和狗肉是热气食品,在夏至日这一天吃狗肉,能够将所有的寒气驱走。“按当地的说法,随便怎么吃,也不上火。也有‘吃了荔枝狗,西风绕道走’的说法。”韦万里说,当时有一条美食街,部分店铺贴出了“夏至荔枝狗肉节欢迎您”的字样,后来商家为了吸引顾客,逐渐将此扩大化,“狗肉节”因此得名。
2011年,由于国内外一些动物保护组织强烈谴责当街宰杀狗的行为,延续了600多年的浙江金华“湖头狗肉节”被紧急叫停。玉林就成为了中国唯一一个还保留了所谓的“狗肉节”的城市。也就在这一年,境内外媒体开始广泛关注玉林。
2012年以某爱狗人士在玉林当场向狗下跪叩拜谢罪为转折点,不少媒体开始刊发宠物狗被虐、狗被当街宰杀等图片,一时之间,“吃不吃狗肉”成为舆论焦点。2013年,西方
媒体开始参与玉林人吃狗肉的报道,一时间,玉林被推上了“国际舆论舞台”,网络上对当地政府以及商家的批评比比皆是。大门户网站“玉林”“狗肉节”等词汇的搜索频率迅速攀升,玉林也被推上了“风口浪尖”。
三、简答题
20.很多西方人说,中国人说话“摸不透”。试从交际风格的角度,结合汉语的特点简要说明。(中国人民大学2016)
21.很多长期在国外工作的人表示,尽管他对所在国的语言、习俗都已经很好地掌握了,但还是会碰到很多让他吃惊的事情,请用跨文化交际理论简单作出解释。(中国人民大学2016)
22.请说说什么是适应理论?(中国传媒大学2016) 23.重返文化休克是什么因素造成的?(中国传媒大学2016) 24.归因在跨文化交流中会产生什么影响?(中国传媒大学2016) 25.谈谈你对跨文化交际的过程的理解。(中国传媒大学2014) 26.你认为跨文化交际的障碍有哪些?请举例说明。(暨南大学2016)
27.荷兰学者霍夫斯塔德(Hofstede)的四个衡量价值观的尺度之一是“个体主义一集体主义”,汉语的亲属称谓上是如何表现这种差异的?(暨南大学2016)
28.新加坡有的有宗教背景的私立学校要求学生称教师为uncle、aunty,但有的大陆去的老师很不愿意接受这种称呼。请对此现象作分析,并给出你的建议。(暨南大学2015)
29.跨文化的言辞交际常常出现非母语者误解母语者的情形,请举一个例子,并分析原因。(暨南大学2015)
30.跨文化交际中对待不同文化的态度。(上海大学2016)
答案
1-5.BBBAA 6-10.BAAAB 11-15.ABBAB 16-18.BAB
19.广西玉林“吃狗肉”这种民间的风俗习惯应该保留还是舍弃,已经成为一个热点问题。由此,可以衍生出一系列的问题。“狗肉节”不仅仅代表着一种当地的风俗习惯,更是中国某些民间风俗的映射。例如:广东地区喜食野味、有些地区喜欢闹伴娘,这些都是中国文化中的一部分,却也是最值得人们思考的问题。对于这些不良的风俗习惯,该保留还是该抛弃,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看法,抛弃了某种程度上代表着当地的一些风俗和文化,不太现实,但是放任这些不良的风俗置之不理,也不利于中国文化的前行和发展,最好的方式也许是改变,但如何改变,还值得我们深思。
广西玉林“吃狗肉”的习俗以及一些其他地区的习惯,是由这个地区特定的气候条件、生活习惯等决定的,当时只是个别人的习惯,但慢慢发展为地区的风俗。不仅是中国,包括外国的很多习惯也都如此。如何理性地看待这些习惯,不盲从、不跟风,还需要人们思考。
在整个事件中,媒体的力量是不容忽视的。因此,媒体的导向作用十分重要,他们的言论往往是一个群体的发声,但是真正地了解事件的本质,真实、合理地报道事件,还需要媒体、互联网等实地考察、做出表率,盲目地报道可能会扩大虚假的信息,造成不良影响和后果。
西方媒体开始批评广西玉林的“狗肉节”,以保护动物为理由,“吃不吃狗肉”一下子成为舆论焦点。殊不知,外国人也会吃一些中国人难以接受的食物,其实这是一种饮食方式,更是一种文化。在这个问题上,西方人士应该站在跨文化交际的角度上,换位思考整个问题,应该深入当地调查和探究整个事件的原因,以保护动物为借口大肆批评吃狗肉的
方式是极不明智的。
作为当地人、当地政府、中国人、中国政府,应该深刻反思这一系列问题。西方的言论和做法不无道理,“吃狗肉”是否应该保留,应该如何改变,都值得思考。
20.东西方在人际交流上的差异主要在于东方文化注重维护群体和谐的人际交流环境,西方文化注重创造,强调坚持个性的人际交流环境。
(1)东方重礼仪、多委婉,西方重独立、多坦率。在亚洲文化中,不同辈分和身份的人意见不同时,常避免正面的冲突和争辩。中国人喜欢婉转的表达方式,以给对方保全“面子”。西方人,特别是美国人在彼此意见不同时,依旧会坚持己见,常争论得面红耳赤,无所谓“面子”问题。
(2)东方多自我交流、重心领神会,西方少自我交流、重言谈沟通。
(3)东方和谐胜于说服,西方说服重于和谐。
汉语的特点就是词汇具有理性义和色彩义,所以除了能表达词汇实际的意思,我们也注重词汇本身的色彩和引申义。同时,汉字是表意体系的文字,汉语语法重意合不重形式,隐形语法关系丰富,表意灵活,比起外显语法规则清楚的语言,相对来说难懂一些。
21.价值观形成以后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不会轻易改变。一般说来,一个人学习异国的语言、习俗和社交规则等虽然不易,但并不是不可能达到目标。只要花上足够的时间,具有一定的条件(例如在该国生活和工作一段比较长的时间等),还是可以做到的。但是,要真正了解另一种文化的价值观(更不用说接受或获得)却是极为困难的。一个人可以在另一
种文化中生活很长的时间,掌握其语言,了解其习俗,但是,仍然可能不理解其价值观。
价值观虽然相对稳定,但却不是完全不能改变的。实际上,在社会发生巨大变化的情况下,人们的价值观往往也会随之变化。一代人与另一代人之间的观念上的差异往往反映年轻的一代在价值观方面已经发生了变化。
22.适应理论是跨文化交流中缓解矛盾冲突运用的技巧之一,也是跨文化交流学的重要理论之一。在跨文化交流中,当双方遇到各种差异和冲突时,不应该回避或者一味的强求对方来接受自己的价值观。相互适应,是指尊重适应对方的价值观,这是建立在多元价值观的基础之上的,不能用同文化中的一元价值观来进行评判,更不能强求对方来接受自己的价值标准。
比如,最主要的是文化适应理论,提出者是约翰.贝利(John W.Berry),他认为文化适应的过程实际上对发生相互接触的两个不同文化都会产生影响,只不过主流文化影响较小而已。我们能否适应文化,取决于我们如何改变自己,与不同的文化融合。
23.重返文化休克与文化休克有相同之处。文化休克(cultural Shock)是文化人类学家卡尔沃罗.奥伯格(Kalvero Oberg)首次提出,是指一个人在进入到异文化,尤其是从事外交、外贸、访问等的人,第一次接触到异文化时产生的一种深度焦虑的心理状态。
“重返文化休克”则是指在异文化里生活了一段时间,经历过文化休克,适应了异文化生活后,从异文化地回到自己的家乡或是原来的所在地,由于一时之间难以适应而可能产生的轻微的文化休克。其产生的原因主要有:自己在本文化环境中原有的社会角色丢失了。怀旧的伤感,返回文化后,由于时过境迁,原有的人际关系网发生变化,办事和工作都会遇到很多困难等。价值观的矛盾和冲突在异文化中形成的一些价值观和故乡的价值观
不和谐或相抵触,对故土家乡有新的看法,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的不同使他在异国他乡的经验在故土家乡不灵验。
24.归因(attribution)理论是由奥地利心理学家弗里茨.海德(Fritz Heider)在《人际关系心理学》中提出的。是指人们在接触时,常常要推断对方举止的原因、动机或意图,还时常为自己的行为寻找原因。这种解释和说明对方或者自己行为原因的理论就是归因理论。其在跨文化交流中有以下影响:
(1)文化背景影响归因参照标准
归因是人们对他人或自己行为的感知和因果关系的解释,归因的参照标准是社会性的。而文化背景则是人们对行为解释的参照标准,文化背景不同,对同一行为的解释就会有差异。
(2)在跨文化交流中更易犯归因偏差
归因偏差是指在认知系统中,歪曲了原本正确的信息。一方面受到认知本身的局限,一方面是由于认知动机引起的。
在跨文化交流中比在同文化交流中更容易产生归因偏差,例如“认知偏差”,观察者总是把行为的原因归结为行为者的内因,而行为者常会把原因归结为外因。这是因为双方掌握的信息量不同。我们越是了解对方,就越能够像考虑自己的问题一样去考虑他人的问题,即能客观地考虑问题。
认知偏差还适用于对外群体“成见”的稳定性。对外群体了解很少,就会倾向于认为,
外群体成员的行为可能是由他们的稳定的本性和种族、民族的特点所决定,而不是变化了的环境的反映。人们总是认为自己所在的群体价值标准是最好的,因此总是习惯用本群体的价值标准进行归因。将对方的行为归因于对方所在群体的民族特性上。
有学者还指出,人们总结出归因的特点是受到归因“分类范畴宽度”的影响,“分类范畴宽度”越狭窄,人们就越容易用自己的文化规范来归因。知识面窄的人(对对方文化了解少的人)比起知识面宽的人(对对方文化了解多的人)在跨文化交流归因中更容易出错。
25.(1)文化的差异与交际障碍。同文化交流,由于双方享有同一文化,不会因文化问题而产生交际障碍。而跨文化交际发生在不同文化之间,两种文化的共同之处有利于对双方语言的理解,不同之处则可能由于差异的存在而造成对语言理解和运用的偏误,并形成障碍。不同文化间的差异程度不同,在差异严重的文化之间就会形成偏误,甚至可能引起矛盾和冲突。
(2)交际原则与价值观念。人们在会话交际中需要遵守一定的交际原则,如格赖斯总结的合作原则和利奇的礼貌原则等,但由于事实上存在的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特别是东西方文化之间的鸿沟,对这些原则的理解就受到不同价值观念的制约。
(3)母语文化的思维定势和对异文化的成见。一般说来,人们自出生就受到母语文化的熏陶,并可能持续一生,特别是在单一文化的环境中,往往容易形成母文化的思维定势和优越感,并不自觉地把母文化模式当作衡量别的文化的标准,凡不符合这一标准的就难以理解和接受。另一方面,在没有获得异文化社会环境的实际体验情况下,只受到间接经验的影响,人们也往往容易对异文化产生成见、偏见。文化思维定势和对异文化的成见、偏见,是直接影响跨文化交际的因素。
(4)交际过程中的相互接近和求同趋向。跨文化交际中尽管存在着不同文化的巨大差异,但交际双方为了使信息传递顺利进行并实现交际目的,在交际过程中往往出现相互接近和求同趋向。特别是在双方或其中一方交际能力不强的情况下,都有帮助对方了解自己的愿望,从文化和语言两方面尽力向对方靠拢。
(5)交际的结果:文化的相互影响。跨文化交际实际上是不同文化的碰撞与交流,在长期的交际过程中,不同文化之间不可避免地相互影响。无论是社会还是个人都会汲取对方文化的某些方面,并使自己的文化发生一定的变化。这种在平等基础上进行的交流,有利于各种文化的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共同发展。在不平等的交流中,特别是与政治等因素联系在一起,也可能发生强势文化对弱势文化的冲击和挤压,甚至同化。我们认为应当提倡不同文化之间的平等交流,促进各种文化的共同发展。
跨文化交际的根本特征是如何发现、认识和对待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
26.认识上的误区: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在交际过程中最容易犯的一个问题是误以为对方与自己没有什么两样,一旦发现对方的行为与自己预期的相差甚远,就会困惑、失望,造成跨文化交际的失败。在认识上的误区,是跨文化交际的一大障碍。
刻板印象:是对于某些个体或群体的属性的一套概念。这些属性可能是正面的,也有可能是负面的。尽管我们没有和某一种文化接触,但可能已经对它有一种先人为主的印象,如认为法国人浪漫,德国人严谨,美国人随便,日本人工作努力等,这些都是一些刻板印象,也叫定型。刻板印象使得人们不能客观地去观察另一种文化,失去应有的敏感,不利于顺利开展跨文化交际。
民族中心主义:按照本族文化的观念和标准去理解和衡量他族文化中的一切,包括人
们的行为举止、交际方式、社会习俗、管理模式以及价值观念等。任何人都不可能完全避免民族中心主义,在观察另一种文化时会不自觉地以自己的标准对与自己文化不同的事物作出价值的判断。
27.个人主义/集体主义维度是衡量某一社会总体是关注个人的利益还是关注集体的利益。个人主义倾向的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松散的,人们倾向于关心自己及小家庭;而具有集体主义倾向的社会则注重族群内关系,关心大家庭,牢固的族群关系可以给人们持续的保护,而个人则必须对族群绝对忠诚。
美国是崇尚个人主义的社会,强调个性自由及个人的成就,因而经常开展员工之间的个人竞争,并对个人表现进行奖励,是有效的人本主义激励政策。中国和日本都是崇尚集体主义的社会,员工对组织有一种感情依赖,应该容易构建员工和管理者之间和谐的关系。
28.题目中大陆的老师去新加坡进行汉语教学,由于新加坡与中国的文化存在差异而感到不适应,这主要是由于大陆老师处在跨文化的环境中,对异国文化特点不了解造成的。下面作具体说明:
(1)跨文化交际是指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之间的交际行为。这种交际主要是通过语言来进行,称为跨文化语言交际。社会离不开人们为传递和获得信息而进行的交际活动。时代的发展不仅需要同文化的交际,也同样需要跨文化交际,它关系到各国人民的友好合作和人类的和平发展。影响跨文化语言交际的是不同文化之间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特别是文化差异。因此跨文化交际中要特别重视并研究文化差异。题目中的大陆老师在新加坡进行汉语教学,正处于异国文化之中,对于异国的文化宗教不了解,就会感到不适应并且不能接受异国文化。
(2)在跨文化交际中,进入非本民族文化的生活环境中,文化差异会引起人们的心理反应,产生一定的文化冲突,经历从文化不适应到适应的过程。题目中的大陆老师就处在不适应的挫折阶段,由于中国是一个具有宗教信仰自由的国家,进入到一个宗教背景的私立学校难免会感到不理解和不适应,这是正常的,但为了更好地工作和生活,对异国文化采取逐步理解的态度是十分必要的。
(3)在跨文化交际中,应该尊重不同的文化,学着理解与适应不同的文化,求同存异地对待文化冲突,有选择性地进行文化依附。题目中的大陆老师不了解当地的宗教文化,难以接受uncle、aunty这样的称呼,不去学着有选择性地适应当地文化习俗,势必会在交际中产生文化冲突。作为一名赴他国的汉语教师,在赴任之前,应该充分了解当地的文化习俗和宗教信仰,应该做好心理准备试着去接受异国文化,对于深层次的价值观方面的差异,也应有选择性的理解和接受。对于宗教文化,如果感到不适应,应该学着与当地的老师进行沟通和交流,了解差异,试着对管理老师说明情况,以更好地解决问题和适应新环境。
29.中国,作为一个东方大国,与西方文化之间存在着诸多差异。如果不了解彼此之间的差异,往往就会产生误解。
例如:一个西方人如果看到某个中国人,经常会夸奖“你真漂亮”“你的汉字写得真好”,等等,但是,中国人往往会回答“哪里哪里”或者感到很害羞,这些举动都会让西方人感到不知所措,他们可能会以为中国人在问他们哪里漂亮,哪里好,有可能会试着找找并说明原因,这就是非母语者误解了母语者的意思所造成的。
这是由于中西方文化之间存在差异而造成的。中国人更讲究谦逊,从小就被教育“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应该正确地看待自己的优缺点,对于别人的赞扬,应该懂得
谦虚,切不可骄傲自大。从古至今相关的名言警句更是数不胜数,《尚书》就曾指出“满招损,谦受益”,教育人们应该谦虚;鲁迅也说过“不满足是向上的车轮”,告诫人们对于取得的成绩不应感到满足和骄傲。而在西方文化中,对于别人的赞扬,应该表示感谢,这说明有人看到了你的长处,用沉默或者谦虚的态度往往是不礼貌的。这些都说明不同文化之间存在着差异,在跨文化交际中,很容易引起误解,所以学习异国文化,尝试站在对方的角度看问题,用移情的眼光看待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是十分必要的。
30.尊重不同文化;理解与适应目的语文化;求同存异对待文化冲突;外为我用,发展本国文化;从文化交际的需要出发,选择文化依附。
在要不要接受以及如何接受目的语文化的问题上的四种态度:
(1)完全拒绝的态度。
(2)完全同化的态度。
(3)既保留母文化,又全盘接受目的语文化,成为“双文化型”或叫“边缘人”。
(4)立足于母文化优秀传统和本质特征的同时,汲取目的语文化的长处,不断发展,创造本民族的新文化,可以称为“外为我用型”。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